龙湖的生意逻辑
来源:国际金融报 3月25日,龙湖在线召开了2021年业绩发布会。意逻 过去一年,龙湖房地产进入困境,意逻行业需要一份年报来提振信心,龙湖作为多年的意逻“三好生”,龙湖的龙湖这张成绩单也在当下时点被投以更多关注。 用自律换自由的意逻龙湖,基本面依然稳健,龙湖多航道版图在培育多年也有了新的意逻成果:冠寓实现盈利、商管与物业协同上市。龙湖 与此同时,意逻在行业阵痛之际龙湖还完成了核心管理层的龙湖交班,如果说去年中期业绩会,意逻首度露面的龙湖陈序平尚处于“学习期”,那么完成接班的他此次已然挑起大梁。 对于这位新任CEO,董事长吴亚军颇为器重,全场唯一一次发言留给了对陈序平的点评,“序平对业务的理解、对未来的构想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和结果导向”,她用“慎言、勤思”二词来形容陈序平的工作风格,称赞他在“员工中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公司高管的尊敬,是一位合适的CEO人选。” 过去的一年,政策叠加对地产业冲击较大,副董事长邵明晓说“龙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做”。 “生意逻辑”成了高管口中的高频词,龙湖要求所有业务回归“生意逻辑”,如此在行业进入新模式下,方“大有可为”。 销售目标3000亿元 2021年,龙湖实现营收2233.8亿元,同比增长21%;对应毛利565.4亿元,相较去年增加4.6%;归属于股东核心净利润224.4亿元。期间毛利率虽同比下滑,但依然维持在25.3%的行业高位 ,净利率14.2%。 陈序平在会上表示,高价地进入结转和限价背景下,行业毛利率有所下降。未来随着高杠杆房企的出清,土地端会更加合理,加之商业等高毛利业务占比的逐步提高,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修复。 CFO赵轶则给出具体毛利率指引,“未来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将会保持在25%左右,地产业务毛利率在20%以上。” 2021年,龙湖实现合同销售额2900.9亿元,较上年增长7.2%。对应销售总建筑面积1708.9万平方米,销售单价16975元/平方米。分区域来看,长三角、西部、环渤海、华南及华中片区合同销售额分别为818.9亿元、639.1亿元、723.8亿元、433.3亿元及285.8亿元,占比28.2%、22%、25%、14.9%和9.9%。截至2021年底,龙湖已售未结收入为3145亿元。 会上,陈序平透露,2022年集团业绩目标为3000亿元。对于这一目标的达成,他显得并不担心,“今年可售货值4700亿元,去年获取的122个新项目,这月已经开始陆续上市。”以此计算,全年去化率达到64%便可完成业绩目标。 实际上,单纯的规模已经不是龙湖的追求,1月开始龙湖用“权益销售金额”替代了此前公布的“合同销售金额”,陈序平说,此举核心是想回归到自身权益,业绩披露更加真实、有效。他透露全年3000亿的合约销售额中权益金额在2000亿元左右,对应权益比在65%-70%。 去年龙湖新增土储2355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1338万平方米,权益占比56.81%。投射到地图上来看,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华中地区、环渤海地区及华南地区的新增面积分别占新增土储建筑面积的28.8%、26.6%、20.3%、14.4%和9.9%。 截至2021年底,龙湖的土储合计为7354万平方米,对应权益面积5047万平方米,土储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5251元。 对于今年的投资计划,陈序平表示,开年后部分大型国央企土拍参与意愿在提高,龙湖也在积极获取土地。他强调,龙湖将坚守生意逻辑,围绕毛利率、净利率、回正周期三个地产开发的核心底线指标,结合竞争形势理性获取土地。 他判断,“即使热度有所回升,也回不到去年上半年动辄30%、50%的高溢价率,因为部分高杠杆民企的出清后,大家都比较理性,这也有利于龙湖获取更低价格的土地,逐步修复地产毛利率。” 计划提前还债 2021年,龙湖集团综合借贷总额为1920.7亿元,平均借贷成本4.14%,这也是龙湖的历史最低位,平均贷款年限6.38年。 对照“三道红线”来看,龙湖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净负债率46.7%,在手现金885.3亿元,现金短债比6.11倍,即使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现金短债比依然达到3.88。连续6年保持“绿档”水平。 美元债方面,龙湖今年有4.5亿美元债到期,赵轶称“已做好充分准备”。 他说,“今年龙湖的刚性还款只有140亿元,其中99亿是境内到期的公司债,目前已还74亿元,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往后,龙湖的刚性还款只有70亿左右,非常可控。”据赵轶透露,龙湖还计划今年提前归还部分债务,让整体盘面更加健康。 物业投资方面,2021年龙湖租金收入为104.1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商场、租赁住房、其他收入的占比分别为77.3%、21.4%和1.3%。 对于未来六大航道的协同发展,陈序平直言“不管六大主航道还是创新业务,都要回归到生意逻辑,回到现金流和利润上的逻辑,为集团利润增长提供贡献。” 连续几年重申没有分拆上市计划后,今年初,龙湖将商管、物业协同打包上市。 赵轶表示,过去几年龙湖一直在做各种准备以提高自身能力,当能力提升、规模上去、各航道协同能力都具备时也就顺理成章做出了上市的决定,他强调“分拆上市不是为了追求市盈率”。 赵轶分享了他对物管行业资本市场的看法“两三年走过了地产十几年的路,从默默无闻、到起飞、再到火热,泡沫散开后结构分化”,他形容现在不是最火热、很噪杂的时刻,反而是“水落石出、追求生意逻辑的理性时刻。这种市场是龙湖比较喜欢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证保基已聚齐!险企也可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了,七大条件须满足,快看细则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的实施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看得懂、好操作
- FTX投资损失1.5亿美元,红杉资本罕见向投资者致歉
- 荣耀80系列发布:配备1.6亿像素主摄 AI场景感知视频计算摄影技术
- 应对变局,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东方优选申请注册“黑甄猪”商标
- “数”说上海未来产业:2030年产值力争达5000亿元左右
- 当虚拟货币“傍”上世界杯,相关代币价格波动不断!鱼龙混杂风险要当心
- 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设立
- 两上市公司因涉内幕交易同晚“家族式翻车”,年内近百家公司被查
- 外交部发言人:亚太地区是合作高地,不是博弈棋局
- 世界杯赛场内外:“浙江队”表现几何?
- 京东两千名高管降薪!刘强东打下的“江山”谁能守下来?
- 2022年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取消举办
- 女子江心岛空地露营一天被村民4次索费,村委会:收费无依据
- 花旗:维持惠普“中性”评级 目标价31美元
- A股明日风口: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名学生核酸阳性 校园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苏农银行:2593.35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9日起上市流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