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中石化成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企业
转自:青瞳视角 今日(8月16日),国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新闻办获悉,首套束碳生产石化丝束术企中国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大丝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纤维线中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交中家掌 上海石化是成全产技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球第企业,此次中交的握大维生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上海石化12k碳纤维 据介绍,碳纤在碳纤维行业内,国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首套束碳生产石化丝束术企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大丝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纤维线中称为小丝束。交中家掌48K大丝束最大的成全产技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立体仓库 上海石化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卷绕设备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上海石化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等,并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万涛在中交仪式上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原丝及碳纤维的单线产能,有力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改善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Windows端iCloud出现严重问题:会显示陌生人照片
- 发行热度延续 银行同业存单供需有望走强
- 快讯:四季度净利突破百亿 宁德时代开盘涨超3%
- 银保监会: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特殊商品:月间结构待修复,橡胶可逢低布局59反套
- 期市开盘:苯乙烯涨超2%,液化石油气、沪锡等涨超1%,菜油跌超2%
- 数读2022年银行保险监管工作
- 高盛:予华虹半导体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31.1港元
-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均上逼6.73,创五个月新高,今年累计升值约3%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项目:新希望地产发行10亿元中票
- 美联储“喉舌”最新发文:通胀报告预示下次会议可能加息25个基点
- 智评理财风云榜||5家机构上榜,城农商理财公司1年期产品收益揭晓
- 超721万元!他给农户的年终奖,够豪横!
- 银保监会:2022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 处罚责任人员7561人次
- 业绩红黑榜 | 上海电力扭亏为盈,但仍低于市场预期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 加仓!加仓!顶流基金经理放大招,最新持仓大曝光
- 浙江英瑞特公司总经理:希望可以清洁中国一个又一个渔船的废弃渔网
- Genesis据称欠债权人超30亿美元,DCG或出售5亿美元加密货币相关项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