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窗基金”火爆背后披了一件“饥饿营销”外衣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橱窗基金”火爆背后披了一件“饥饿营销”外衣 每经评论员 李蕾 最近有一种被投资者称作“橱窗基金”的橱窗基金产品火了。 什么是火爆橱窗基金?简而言之,就是背后这类基金业绩不错、获得了基民们的披件关注,同时又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饥饿限购。就像是营销橱窗里的商品,由于数量有限,外衣哪怕是橱窗基金出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是火爆不是很贴切? “限购”,过去往往是背后暂停大额申购、提高申购门槛,披件是饥饿公募基金比较常见的做法。门槛在10万、营销50万、外衣100万元的橱窗基金都有,也有比较低的设置在1万元。一些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由于受到投资者热捧、涌入资金量太大,就会采取阶段性限购的做法。 但有意思的是,今年火爆的这一批“橱窗基金”,每日申购限额通常在100元、50元,甚至还有10元的。每次限购公告一发,都能引发一众基民的关注和讨论,甚至掀起一阵“越难越买”的热潮,这就多少有点“饥饿营销”味儿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基金采取这样的“限购”模式? 综观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橱窗基金”,大部分都是以纯债基金为代表的固收类产品。这类基金有比较大的概率是机构定制产品,清晰知道投资周期大概是会有多长,并不希望太多零售客户进入,因此严格限制了申购的资金门槛。还有一些是主动权益类基金,这类产品通常是业绩相比同期基金更好,从而吸引了行业和基民的注意、资金大量涌入,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限购来控制规模,保证持有人利益。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基金严格限购,是因为基金规模过小,已经接近或准备清盘。 其次,就是成为“橱窗基金”能带来哪些好处。 最明显的就是话题性和关注度的几何级增加。举个例子,近期一只严格限购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由于业绩领先、又频频下调申购额度,反而激起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甚至有不少人因为听说该基金“限购50元”而火爆全市场的消息后赶来关注,还产生了“买不到就越要买”的心理。不论这一顿操作是不是有意为之,“饥饿营销”的效果已经达成,恐怕要令很多消费类企业的市场部工作人员羡慕了。 在年内多次下调限购额度后,这只基金下周一将正式闭门谢客。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半年时间里这只基金已经实现了规模的翻倍,“面子”和“里子”都有了。而从保证基金稳定运作的角度来说,暂停申购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来说一说,公募基金为什么不要搞“饥饿营销”? 说到公募行业的“饥饿营销”,过去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是在基金首发时,机构主动发起的限售几个亿、喊出末日配售比例等“套路”,由此激起投资者的冲动式购买欲望,也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一旦后续市场出现波动、给投资者带来亏损,不仅会给金融机构的后续服务带来隐患、影响品牌声誉,还容易造成基民的踩踏式赎回,从而进一步影响业绩。最后的结果,是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的“双输”。 笔者还记得,在此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华南某大型基金总经理就“饥饿营销”的话题作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应该能有所启示:“公募基金人应不辜负时代给的机会,但坚决不能因为市场有阶段性的热点就搞‘饥饿营销’。规模增长的背后,投资能力必须跟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银保监会: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 天风证券:首予世纪睿科买入评级 目标价5.44港元
- 恒泰万博受“两桶油”青睐,主要客户已拥有相似技术
- 苹果发布会前瞻:iPhone 14产品大变阵,手表耳机有惊喜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K药不谈了!2022医保谈判初审目录公布,灵魂砍价又要来
- 北京化工大学新生选课及入学教育均线上进行
- 中欧班列:“生鲜”与“友谊”的双向“奔赴”
- 环时锐评:希望“蓝马甲事件”进一步促进文明执法
- 永兴材料宁德时代终止合资经营 寻求其他合作方式
- 手机防窥膜伤眼?专家这么说
- 小红书用户疑盗用女性照片编故事 网友:妥妥的侵犯肖像权!
-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加诺夫坠亡,死因调查中
- 成果1339个 2022年服贸会圆满收官
-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强取豪夺,美国霸凌世界的又一铁证
- 警报从贡嘎山响起:建筑防抗震欠账几何?
- 乌龙!科恒股份误将21年半年报传成22年,董秘还提前“窗口期”减持
- 快讯:指数午后持续分化创指涨超1% 游戏、传媒股领跌
- 三星财险换帅 任汇川拟任三星财险总经理
- 【育儿问答】1个月宝宝睡觉嘴经常半张开影响发育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