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把手谈科技文化】 科技兴则民族兴,生态设科技强则国家强。环境黄润生态环境科技是部党部长报发表署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书章生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记孙金龙境科技创要坚持精准治污、秋光科学治污、明日名文依法治污,态环保持力度、新助延伸深度、力美丽中拓宽广度,国建持续打好蓝天、生态设碧水、环境黄润净土保卫战。部党部长报发表署生态环境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组书章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夯实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不断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坚持面向生态环境科技前沿,聚焦影响环境质量关键科学问题,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技攻关,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重污染天气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和精准预测预报、天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控预警、重金属污染地块安全处置、部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方面实现一批关键突破,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生态环境科技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 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他强调,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生态环境部全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行业企业治污需求和地方管理需要,创建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通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在京津冀及周边、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流域的107个城市派驻专家团队,为地方和行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把脉问诊开药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协调共赢。 整合生态环境科技资源,形成污染防治攻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生态环境部积极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坚持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新组织方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500多家优势单位,汇聚各领域近万名科研人员,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大兵团联合作战协同攻关模式,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等贡献科技力量。近年来,我国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加强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构建全民参与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部坚持把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提升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坚持面向直接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污染物防治、臭氧层保护、电磁辐射防护、危险废物管控、噪声防控等重点领域,创新科普方式方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科技交流,为全球环境治理与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生态环境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奋力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孙金龙、黄润秋,分别为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生态环境部部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三星确认: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全新可折叠机型,正全力以赴准备
- 为投资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转发部分截取的网络信息策略观点且未注明出处 中信建投期货一员工被监管谈话
- 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共21家金融机构
- “第二支箭”扩容后首批民营房企获增信
- 瑞典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4%
- 退税减税加码、发债提速,积极财政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空间?
- 交通运输部:预计“五一”假期全国客运量1亿人次 较去年同期下降62%左右
- 比特币止跌于两年低点 市场静待下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
- 八大机构策略:三大指数全天分化 超跌反弹能否延续?
- 三星电子一季度营收同比增19%,存储业务仍是现金牛
- 新力的好项目被挑走了 多个项目被“除名”
- 全球航空业亏损2000亿美元,国际机场协会预测何时复苏
- 新华保险一季报:归母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缩减78.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
- 新能源汽车的中场战事:从抢人大战到优化裁员,这场人才争夺还远未结束
- 容维证券刘思山:股指重回5日均线上方 地产+基建走强
- 国务院点名5个城市,浙江为何独占两席?
- 晶科能源Q1营收同比增长85.9% 总出货量同比增长56.7%
- 汽油、柴油价格上调
- 隔离1个月,那些睡在单位的“金融民工”怎么样了?最盼“洗澡自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