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增3亿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千亿市场空间仍难拓展,检测仪器市场增长潜力大
11月13日,突增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亿高药千亿市其中,血压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3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0毫米汞柱。降压间仍 有数据统计显示,场空测仪场增长潜诊断标准的难拓下调,将使中国多出来约3亿高血压患者。展检 高血压治疗领域,器市向来重磅炸弹药物频出。突增那么,亿高药千亿市此次诊断标准的血压下调,又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降压间仍 落寞的黄金赛道 从商业角度来说,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场空测仪场增长潜商业模式极佳。 首先,难拓高血压患者规模足够大。展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国就已经有高血压患者3.26亿人。并且近些年来高血压发病率不断飙升,患者规模还在不断增加。 其次,降压药服用周期极长。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被治愈,但也不会立即致命。只要患者长期服药,病情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也就意味着,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周期极长。 从这两大因素来看,高血压赛道药是妥妥的黄金赛道。的确,高血压治疗领域,并不缺重磅炸弹药物。 比如诺华的缬沙坦。1996年获批上市的缬沙坦,2010年销售峰值达60.5亿美元。2012年,随着缬沙坦专利的到期,“药王”走下神坛,但缬沙坦的印钞能力依然存在。 基于缬沙坦,诺华研发了多种缬沙坦复方制剂,成功“接力”。2013年,诺华的缬沙坦氨氯地平达到了14.56亿美元的销售峰值。 辉瑞也曾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开发的氨氯地平,年销售峰值曾接近50亿美元。 只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领域有些落寞。因为,近十年来降压药领域并没有出现什么新的研发进展。 迄今为止,降压药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咖啡肽酶抑制剂这些老面孔。 而这些机制的降压药,大多都已过了专利期,市场份额被仿制药企瓜分殆尽。 降压药市场变化不大 那么,高血压诊断标准放宽,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或许,并没有市场期待的那样乐观。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超过3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团队预测,随着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超过6亿。这意味着,诊断标准的下调,将使中国增加3亿多高血压患者。 数据显示,2016至2021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加,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8%以上的高速增长中,2021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8.3%。 虽然降压药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但可能不会随着新指南的发布而增加太大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根据新指南的临床指导,经过新指南调整标准后新增的患者并不一定都需要吃药;另一方面,经过集采,降压药的价格已经低至几分钱一片。例如,常用降压药缬沙坦集采后每片仅0.1元,氨氯地平片也低至每片0.07元。 很显然,极低的药物价格,导致这一利好能够给众多仿制药企业带来多少业绩增量并不好说。对于创新药来说,诊断标准的降低或许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但前提是,真正的创新药物,在疗效或安全性方面拥有显著优势。毕竟,在众多仿制药白菜价的市场突围,难度可不低。 检测仪器市场增长潜力大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介绍,虽然下调高血压诊断值,使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用于前期治疗的费用可能略有增高,但用于后续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肾功能不全等治疗的高额费用会大幅度降低。 深圳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对记者分析称,血压略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进行生活干预的时候也需要定期观察,因此血压计等检测设备可能需求会升高。 在血压检测方面,新指南推荐成年人采用经标准化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规范化血压测量方法和此前一致,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均可作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的依据。而诊断高血压时,优先选择动态血压监测。在疗效评估与随访中,优先选择家庭自测血压。 尽管我国电子血压计产量持续增长,但目前国内电子血压计市场中,进口品牌仍然占据领先地位。据德邦证券研报,2021年6月,欧姆龙占据国内电子血压计市场的76%,而鱼跃仅占11%。锐观咨询资料表明,2020年发达国家电子血压计产品渗透率明显高于国内渗透率,行业规模增长潜力大,前景广阔。 可能会对投保造成影响 此外,标准降低可能也会有一些额外影响。比如保险的健康告知,会不会更严格了? 其实高血压的危害最初并不是由医务工作者发现的,而是美国的保险公司对人群寿命值的评估做了统计,发现血压140/90mmHg的人群在20年后比血压值120/80mmHg的人死亡率高1倍,而血压160/95mmHg的人群比血压120/80mmHg的人群死亡率高2.5倍,于是美国的保险公司根据他们观察得到结果,对基础血压较高的人群的医疗保险进行了限制。 目前投保人身保险,比如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告知会重点涉及血压这一项。目前的保险,基本按照以前的诊断标准来的。也就是不超过140/90,可以正常买。高血压标准收紧后,新的人身健康险,可能也会跟着新的标准来。 上游新闻综合自证券时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智通财经网、36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庆农商行遭1285万重罚,涉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9项重大违规
- 外交部:中欧班列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发展新契机
- “普京已明确表示”
- vivo折叠屏手机因铰链松动异响饱受诟病,有用户吐槽“像地摊山寨机”
- 收盘:美股周一收跌 纳指下跌1.1%
- 银保监会谈中小银行化险:重点打击掏空中小银行的违法股东和高管
- 英国将对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和石油实施新制裁
- 网易盘前涨幅扩大至5.53% 7月25日上线游戏《暗黑破坏神:不朽》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破6.9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 长护险:49个城市试点 保障更多失能老人
- 银保监会约谈了姚振华,南玻、前海人寿陷治理混乱
- 锂电龙头净利润有望翻倍,机构扎堆关注,11股上涨潜力超50%
- 施耐德电气熊宜:数字赋能 全程减碳
- 广汽董事长:电池价格太离谱,给宁德时代打工
- 中国中车5月-7月签订若干合同 合计金额271.1亿元
- 外交部:如佩洛西访台,中方必将反制,说到做到
- “木北”会员卡推销涉嫌误导!不能通用屡遭投诉
- 商务部等27部门发布多条举措 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 光大证券:予腾盛博药-B买入评级 目标价19.5港元
- 郑商所调整部分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