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时代活力奔涌,人民新经济动能澎湃,时评新职业不断兴起。新职新动随着政策红利的经济不断释放,我们相信,发展新职业的注入从业人员必将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人民6%;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时评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新职新动金融科技师等29个新职业;对两个大类职业的经济名称和定义做了调整,对30个中类、发展100余个小类名称、注入定义做了一些调整……前不久,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时评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职新动新版大典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新版大典适应当前职业领域的新变化,将更好满足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 新职业折射经济新活力。职业分类大典是职业分类的成果形式和载体,在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中,都发挥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从1999年首次颁布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到今年完成第二次全面修订,20多年间,职业分类大典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职业体现了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是观察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向的一个风向标。以数字职业为例,新版大典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数字职业不断增多,反映了各行业数字化进程及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如今,数字职业不仅在一二三产业均有分布,且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的各个环节,反映出数字经济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近年来新职业不断涌现,正是因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新职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就业新选择,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相关领域,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人社部陆续颁布74个新职业,新版大典将这些新职业纳入,有利于提升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引导更多技能人才加入新职业。 当然,要实现新职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以新职业为基础的相关统计、标准体系该如何建立,加入新职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具体的薪酬水平怎么样,从事新职业需要经过哪些技能培训,如何晋升评级等,这些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自2021年起人社部已公布了10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并组织编写了相关培训教程;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还在工程系列里增设了人工智能等职称评审专业,为新职业群体提供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职称评审服务。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开发制定职业标准,规范开展培训,探索在新职业领域新设职称评审专业,提供职称评价服务,才能为新职业群体搭建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不断做大挖深就业的“蓄水池”。 新时代活力奔涌,新经济动能澎湃,新职业不断兴起。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我们相信,新职业的从业人员必将拥有更大发展空间,新职业也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扫地机器人越卖越贵,为什么生产商科沃斯、石头科技却越赚越少?
- 对话作业帮李锡凌:会在学习硬件高投入,但不会再亏本
- 商务部:抓紧出台新一批稳外资政策措施
- 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 噩梦!婚礼前夜,杭州新娘接到酒店电话:婚宴没了,钱也没了,事涉香格里拉酒店
- 成都市监约谈全市主要生鲜电商平台,不得借疫情之机哄抬物价
- 盛普股份盈利质量差,毛利率持续下降
- 中国数字贸易规模、顺差实现“双升”,仍需加快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
- 二季度国内核电机组WANO满分比例超美俄法韩等国
- 稳定猪肉价格及供给,避免新一轮周期性的“蛛网”效应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半年亏了2亿多,奈雪弯腰捡钱
- 11月LPR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
- 信用卡业务走到“十字路口”
- 加蓬前驻华大使: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榜样
- 中国恒大及恒大物业收到额外复牌指引,将继续停牌
-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 美联储经济学家: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或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 迪斯时代谢幕 大众继续奔跑
- 【环球财经】经济数据表现积极促纽约金价30日下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