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为今年最大留美来源国
“STEM领域及商科的印度源国留学专业依然受青睐,部分敏感领域或将受限。今年” 9月28日,留美《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国际化人培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印度源国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会上表达上述观点。今年 留学是留美全球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印度源国重要领域。据联合国相关数据,今年从1999年至2019年,留美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印度源国 1978-2019年,今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656万人,留美加上过去两年,印度源国预计接近800万人。今年其中,留美2019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8.03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累计423万人。 留学产业作为国际学生接收国的支柱产业,对创新创业、服务贸易贡献巨大,留学目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并支持国际留学发展。例如美国加州的国际留学生产生了100多亿美金的经济贡献,直接支撑12.5万个工作岗位。 《报告》显示,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出国留学生增长迅猛,印度今年获得的F1签证数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美来源国。 但在美留学生总人数方面,根据美国OpenDoors数据,在最新的2020/2021学期中,在美持F1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总计31.7万人,印度为16.8万人,仅中国留学生的一半。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未来可能更多留学生转向欧洲及亚洲国家。 随着香港对海外及中国台湾入境实行“0+3”,游客入境后不需酒店隔离,并只需居家检疫3日,今年香港留学热度攀升。香港八大名校本科今年在内地计划招生1660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已接近4万,平均24人争1个名额。 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逐步担起“在地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重任。2020年底,超过30万人就读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 国家留学基金委原副秘书长张宁在上述研讨会中指出:“拿学位依然是出国留学的刚性需求。近几年访问学者数量明显减少,因为其刚性需求不够。” “现在出国读博士,包括在职读博需求都非常旺盛。基础研究应该作为未来重要方向。”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表示。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认为,留学是中外人文交流重要的渠道,一定要稳定住。尽量让双向留学少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毕竟政治和教育是有区别的,教育还有经济功能,这方面可能需要逐渐建立一个共识,尽量避免政治对于教育过于负面的影响,做好政治和教育方面的平衡。 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学校同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满生指出,原来出国留学是3+1学制,由于疫情和国际形势,部分高校变成4+0学制。国际合作办学如果出不去,光请国外的教师讲课,也达不到出国留学的效果。 为提升国际人才培养竞争力,促进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提出七点建议: 第一,切实解决出国留学相关困难,形成变局之下的“平安留学”机制。 第二,做好突发事件影响下留学人员回国预案,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 第三,鼓励新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第四,国家应该更加重视留学生国际交往优势,支持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第五,发挥留学人员在公共管理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第六,留学仍是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基于“政府、学校、企业”三大主体,逐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地区的国际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第七,建立来华留学全链条管理制度,提升中国国际人才涵养能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登台 5年期利率最高可达4%
- 股价从翻倍到破发,20余家机构再探这家“悲催”小巨人
- 美联储、欧银和英银利率走向哪?专家预测持续上升至明年3月
- 宽禁带半导体:后摩尔时代超车绝佳赛道?
- 破千亿元!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因未计提模具摊销费用、未及时确认管理费用等多项违规 派生科技及相关人员收警示函
- 快讯:指数午后横盘整理创指涨近1% 医疗板块保持强势
- 厦门银行业绩快报: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9%
-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传统信贷模式
- 法拉第未来晒出工厂实拍图,已有FF 91车架上生产线
- 抢滩个人养老金市场!国泰君安APP上线投资预约功能,还有多家券商加速备战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回落创指涨0.49% 医药板块全线走强
- 应对首都疫情变化,合力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
- 新闻观察:外资机构加码布局中国 经济开放向好坚定在华投资信心
- 2022,社交网络危局
- 野村:重申中国财险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0.84港元
- 荣耀80系列和Magic Vs系列由维信诺、京东方供货柔性AMOLED屏幕
- 加仓茅台!万亿巨头出手
- 国金证券:通用机械行业拐点渐至 坚定看好新一轮复苏
- Meta的元宇宙又“造假”了,扎克伯格老爷的这条大腿还接的上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