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外企厂商加速中国本地生产 回应采购国产化
原标题:医疗器械外企厂商加速中国本地生产 回应采购国产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编辑 陈哲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医疗不少医疗器械厂商宣布将进一步推动在中国的器械本地化生产。 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外企大中华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杨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厂商采购在2022年初,加速安捷伦就扩大了上海制造中心的中国多条产品线,未来将在气相色谱仪、本地气质产品等方面,生产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在中国进行更多制造方面的回应化投入,推出更多“made in China”的国产产品。 牙科巨头登士柏西诺德在进博会上展出了数字化口内扫描设计软件、医疗数字化种植设计软件等多款产品,器械为了推动这些数字化诊疗应用的外企本土化,登士柏今年已在苏州投资成立了软件研发中心,厂商采购进一步融入中国本地数字化生态圈。加速 百特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进博会上首发首展的ROTURM电动防压疮垫,是由百特中国团队深度参与研发,是一款基于标准ICU日常护理规范为中国ICU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据了解,目前百特已在中国投资布局了1家研发中心和7家生产基地。 “总体来看,近来政府背景的企业、医院呈现出国产化的采购趋势,为了应对这种趋势,企业会考虑将原本进口的产品放到中国工厂来生产。”一位外企医疗器械展商向经济观察网分析。 关于医疗器械采购国产化讨论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10月,网络就曾流传出一份《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其中显示骨科手术器械、腹腔镜手术器械等100多种医疗器械要求100%采购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等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国产。 在2022年7月财政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中国境内生产产品达到规定的附加值比例等条件的,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评审优惠。 10月19日,在江苏、山东等省发布的《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中也明确,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设区市以上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开展采购活动。
- 最近发表
-
- 抢抓新能源机遇中贝通信拟变更经营范围 筹划发行可转债7.07亿巩固市场地位
- 睿智医药“卖子回血”惹内幕交易质疑 四位内幕信息知情人及亲属敏感期交易
- 上海消保委回应部分商家坐地起价:牟取暴利的不法商家必会受法律严惩
- 格力地产物业外拓持续发力 绘就物业服务新标杆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 广州八号线石井站停止服务,广州地铁共13个站点停止服务
- 俄乌“决战”将至?美国以乌为刀,对俄“放血”
- 多股“20cm”涨停,重要政策催化,这个行业迎拐点?千亿煤炭巨头也连涨,啥情况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意见 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办理程序
- Mysteel解读:停机潮再起,华北豆粕再陷供应紧张局面
- 随机阅读
-
- 探底回升,行情要来了吗?
- 快讯:恒指涨幅扩大至1% 恒生科技指数涨1.5%
- 电动车都在涨价?并不是!这类新能源车最高降价9万元,销售说“赔钱卖”
- 上海市监局:将继续密切监测,从严从快查处哄抬价格的行为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严把市场准入关
- 二百余万中标,不同公司翻倍!医院太平间外包的“生意”
- 版号重启给游戏企业续上了一条命,但接下来的路仍然难走
- 中泰国际:维持时代中国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4.33港元
- 赛灵思分销商:FPGA明年起涨价8%属实
- 俄副总理:俄罗斯的贸易状况很稳定并完全处于掌控之中
- 多说无益,先看战绩!尾盘掘金提示个股今天表现可圈可点!破碎锤龙头涨超4%
- 上海战疫一图读懂|如何打击哄抬物价行为?团购物资如何消杀?
- 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5000,“中字头”掀涨停潮!券商最新解读“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央视揭露反催收黑产 多地监管联合警方打击“债闹”
- 快递费和跑腿费大涨?上海:将出台措施依法规范
- 热搜第一!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带着文件卖面,媒体:“劣迹食品”复出,要拿出诚意
- 突然终止高溢价收购瑕疵标的,豪森科技也觉得不划算?
- 微众银行的风控黑洞:一次性起诉114名借款人,平均逾期本金超10万
- 全国多地“买菜”订单暴涨,电商平台综合能力迎来大考
- 科技日报:打脸“侥幸论”“折中论”,“动态清零”方针符合中国实际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