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交易频次创新高,2021美团受新业务拖累由盈转亏
3月25日,人均美团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财报。交易 财报显示,频次2021年第四季度美团营收为495.2亿元,创新同比增长30.6%。高美第四季度亏损达到50.1亿元,团受去年同期亏损为28.5亿元,新业亏损同比扩大75.5%。累由调整后亏损为39.4亿,盈转去年同期亏损为14.4亿元,人均同比扩大了174%。交易 全年看,频次美团在2021年营收达到1791亿元,创新同比增加56%。高美全年净亏损达到231亿元,团受去年同期则实现43.3亿元的净利润。调整后净亏损为155.7亿元,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1.2亿元。 全年骑手成本达682亿元 新一季财报中,美团对于核心业务餐饮外卖业务的收入更加细分,公布了配送服务收入。数据显示,配送服务收入目前无法覆盖骑手成本。 2021年第四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0.7%至1886亿元,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7.4%至4250万单。餐饮外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1.3%至261亿元。餐饮外卖业务的经营溢利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8.8亿元增加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17亿元,而经营利润率由4.1%提升至6.6%,主要由于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及骑手季节性补贴减少。 全年数据上,美团表示年度交易用户数及人均交易频次均创下历史新高。单日订单峰值于2021年8月突破5000万单。2021年,餐饮外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3.6%至702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5.3%至963亿元。 餐饮外卖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13%,年度交易用户平均交易频次同比增长25%。2021年,基于全国范围内旺盛的需求,美团外卖实现交易金额7021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43.6%;交易笔数达144亿笔,同比增长41.6%。 具体到骑手服务这块,美团2021年外卖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元,骑手配送成本目前高于餐饮配送服务收入。外卖骑手配送成本支出达约68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8.3%,占外卖收入比例达71%。2021年,超过527万骑手通过美团平台获得收入。 在佣金方面,2021年美团餐饮外卖的佣金收入为285.5亿元,完成订单笔数为143.7亿笔,平均每笔订单佣金收入为2.0元。 2月18日,发改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表示将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 美团在3月1日表示将推出六项帮扶举措,从降本和增收两方面为中小商户提供帮助。 此前第一财经记者走访看,受访商家普遍表示目前美团和饿了么的佣金约在20%左右。商家反馈表示,佣金只是商家让利的一部分,加上各种优惠活动的减扣,目前外卖平台到手收入大概在营业的60%到70%之间。 新业务持续亏损 美团三大业务中,贡献利润最高的仍是到店酒旅业务。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2.2%至87亿元,经营利润达39亿元。 2021年,到店酒旅业务境内酒店间夜量增长34.5%,美团表示这得益于行业复苏以及聚焦境内旅游市场、本地住宿及短途旅游场景。此外在高星酒店领域,2021年高星酒店间夜量占比超16.5%。 新业务的亏损在持续扩大。第四季度,包括美团优选在内的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58.7%至147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人民币102亿元,而经营亏损率则环比收窄至69.5%。2021年全年,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84.4%至503亿元。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由2020年的人民币109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人民币384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扩大36.6%。 美团表示新业务的亏损主要来自对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2021年全年公司科研投入达到167亿元,同比增长53.1%,主要集中在无人配送部分。在物流、仓储领域,美团也在加强投入。 截至发稿,美团股价当前为135港元,处于两年来的低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梁俍接受审查调查
- 克宫:英国是不友好国家,普京没有祝贺苏纳克当选首相
- 宗校立:美元故意释放烟雾弹 你可别被骗了
- 北交所:为中小企业铺就普惠金融之路 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
- 宗校立:美元故意释放烟雾弹 你可别被骗了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0月26日:超4000只个股上涨,医药板块涨幅超5%
- 绝味食品:前三季净利润2.19亿元 同比下降77.24%
- 韩国企业被要求向已破产德国基金买家偿还约3.17亿美元损失
- 外交部回应中企入股德国汉堡港码头: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
- “马克龙准备在巴黎冷落他”
- 招商蛇口吃下恒大深圳饼干厂背后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2日回购2857万股H股及1240.2万股A股
- 上海银行:第三季度净利44.93亿元 同比增2.9%
- 北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11月1日起入户登记,这些要点需注意
- 富士康郑州园区2万人确诊?公司回应来了
- 钻石电商鼻祖BlueNile在华遭遇滑铁卢
- 内地赴澳旅游或将恢复,旅行社仍在观望
- 冲上热搜!开封、阜阳回应
- “专业代工巨头”富士康造车开篇,先喊话特斯拉!造四轮车的生意比手机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