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惠保进入第二年投保期 保障责任扩容新市民可参加 五小时内投保人数已突破100万
财联社5月25日讯(记者 王宏)去年参保人数超过739万的沪惠沪惠保,今日开启了2022年的保进保期保障保人线上预约投保。与去年相比,入第2022版的年投内投沪惠保保障责任有所扩容,增加了CAR-T治疗药品及15种海外特药保障,责任并扩充了国内特药,扩容参保人群也将“新市民”群体纳入。新市 2022版沪惠保上线首日表现火爆,参加产品上线一度挤爆系统。数已数据显示,突破今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沪惠5小时中,预约投保人数已突破100万人。保进保期保障保人今年其保费为129元保一年,入第较去年上涨约12.2%。年投内投 业内人士表示,责任沪惠保价格较外地高出一些,主要是年龄结构的原因,上海老年人群体占比要较高。进入到第二年投保期,业内也较为关注实际参保人群结构和最终参保人数。随着各地惠民保的逐步兴起,如何实现良性发展也受到关注。业内指出,在政府指导下,惠民保有望呈现出高参保率、高现金流、低费用率的良性循环。 保障责任有所扩容 新市民可参加 “刚刚产品上线系统就被挤爆了”,某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日,2022年度上海沪惠保开启线上预约投保,保费为129元保一年,可获得医保范围外最高310万元的医疗保障。据悉,从今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5小时中,2022版沪惠保预约投保人数已突破100万人。 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沪惠保由上海市医保局指导,上海银保监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调,寿险为首席承保单位,、新华人寿、平安养老、人保健康、泰康养老、平安健康、太平养老、建信人寿8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 与去年的沪惠保相比,2022版的在保障责任上有三个变化,即两增一扩,一是增加海外特殊药品至15种,二是新增CAR-T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品费用,三是扩展国内特定高额药品至25种。 据沪惠保的药品服务商镁信健康介绍,今年为沪惠保提供定制化药品服务支持,国内特定高额药品从去年的21种提升至25种,剔除掉了进了医保的7种,新增包括沃瑞沙、唯择、擎乐等在内的11种医保目录外特药,覆盖更多高发病种,将更大程度地缓解参保人的医疗负担。 此外,在参保人群上,2022版沪惠保将“新市民”纳入,明确除了全体参加上海市基本医保的在保人员、参加上海市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的人员外,在上海部分大型企业(试点物流配送、外卖快递等保供平台企业)工作并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务工人群也可参保。 此外,沪惠保今年家庭共济账户投保人上限由6人增至7人,更好覆盖三孩家庭。个人医保账户可为本人及6位有上海医保的家庭直系亲属(本人父母,配偶,子女)参保。 保费较去年上涨约12.2% 2022版沪惠保价格定在129元/年,相比去年的115元微涨14元,涨幅12.2%。 据燕道数科统计,去年沪惠保总参保人数超739万人,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首年参保率高达38.49%。这对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约1900万人的上海来说,相当于不到3个上海人中就有1人投保了沪惠保。 业内某资深精算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沪惠保价格是外地的约一倍,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龄结构不一样,上海老年人占比比外地要高。另外一个是上海购买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上海老年人群体比较有文化,对保险也较为认可。 从公布的理赔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4月底,沪惠保累计赔付金额超6亿元,累计赔付超14万人次。其中单个赔付件最高赔付金额58.7万元,个人累计赔付最高金额69.68万元;年龄最大的理赔用户101周岁,年龄最小的仅1周岁。 沪惠保已进入到第二年投保期,实际上,业内较为关注其最终参保人数和实际的投保人群结构。 “如果实际投保的年轻人较多,投保人群结构优于精算假设的话,惠民保肯定会盈利。但如果实际发生的赔付率越来越偏离精算假设,保费逐渐提升,参与投保的年轻人或者健康人群外流,有可能最终陷入‘死亡螺旋’中,可持续性就存在挑战”,上述资深精算师表示。 但对于普通而言,沪惠保还是有好处的,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健康状况,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普及保险意识,上述资深精算师还表示。 惠民保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自2020年8月至当年年底,惠民保呈爆发式增长,在230多个城市陆续上线了90多款产品。据燕道数科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27个省份,共推出150多款惠民保类产品,覆盖114个地区,和236个地级市,覆盖率达80.5%;累计参保人数近1亿人,同比增长超过100%;保费规模超过80亿,同比增长60%。 随着惠民保的遍地开花,对其可持续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惠民保发展模式报告》中指出,从惠民保的发展与运营现状来看,其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挑战,包括参保率与死亡螺旋、普惠性与赔付率、公信力与信任危机。 惠民保如何实现良性发展?上述报告指出,在政府指导下,惠民保有望呈现出高参保率、高现金流、低费用率的良性循环。同时,由于采用了商业化产品设计与精算定价,短期内的整体赔付预期可控,中长期来看,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并帮助民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且在这一过程中对产品形态保持科学动态优化,才有机会降低“死亡螺旋”的发生概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追踪】安阳厂房火灾事故已致38死2伤,2个月前厂区曾组织消防检查
- AMD锐龙7 7745HX跑分首曝:8核心不怕Intel 16核心
- 限售3年降至1年 惠州楼市政策再调整影响几何?
- 三大运营商大象也起舞 中国版ChatGPT热度推高算力需求
-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 美国要求充电桩“美国制造” 中国企业受影响几何
- 泛海控股、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卢志强被限制高消费
- 马克龙最新表态:有些人想“击垮俄罗斯”,但这从来不是法国立场
- 券商“走出去”蹄疾步稳 海外展业正当其时
- ChatGPT引热潮 距离落地银行业务场景有多远
- 盖茨、贝佐斯投资的脑机接口公司已进入人体试验
- 电梯维保岗位为何长期“喊渴”?
- 11月2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德外长称普京须“360度转变”,梅德韦杰夫嘲讽
- 加速建设!蔚来长三角高速换电网络累计布局100座换电站
- 经济复苏、能源变革……广发基金吴远怡的2023年投资关键词是这些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
- 医美龙头华熙生物涉嫌操弄\
- 国际油价承压回落,海内外市场强弱分化,关注外盘最终选择
- 3月将加息50个基点?交易员开始押注美联储再次走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