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海鸥塞进罐子,父母不该纵容“熊孩子”
近日,熊孩子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边,抓海纵容一起孩子抓海鸥事件,鸥塞引发不少人的进罐关注。 从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到,父母一男子带着孩子在抓海鸥,不该抓到后将海鸥塞进罐子。熊孩子另有一女子让孩子抓翅膀,抓海纵容游客制止后男孩才放了海鸥。鸥塞对此,进罐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父母海埂大坝以及海港公园里面都设置了友情提示,不该提醒游客不要抓鸥,熊孩子还有一个专门的抓海纵容护鸥中队。 此事之所以引发热议,鸥塞一方面是因为近来各地游客增多,伤害动物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身边成年人责任的缺失。 从前几日的袭击孔雀,到近日的抓海鸥事件,可以看到这些孩子身边的成年人要么选择隐身,要么承担了一个误导的角色。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成年人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是帮助孩子“作恶”。 以男孩抓海鸥一事为例,孩子可能年龄尚小,不懂得海鸥只能用来观赏,并且需要善待。但陪伴孩子的成年人,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遵守公序良俗,善待自然生物。 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孩子身边的大人就是他的父母,如果是,那孩子做出此种行为,就是家长的失职。常有人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这样的说法很多时候并不是夸张,部分家长的一再纵容,对于尚未形成独立三观的儿童来说,就是恶意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更重于养。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孩子三观的形成,日常行为的规范,更多则在于家长。在年龄尚幼的儿童面前,父母不单是一个家庭身份,更是孩子的引路人,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面镜子。积极、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以此观之,在一次次引发争议的“熊孩子”事件中,家长角色的缺失乃至错位,都应该引起警惕与重视。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不能一再无视。明事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身作则,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宋述(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近3年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11.8% 广东独角兽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 两项“历史同期新高”,折射水利投资持续加力
- 六部门:进一步延长 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期限
- 扩招1.5万名应届生,清北人才总数超20年累计,比亚迪成秋招最大赢家
- 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现状、成因及未来走势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2021年度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等级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生产天然气1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3%
-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9542亿元,同比增长4.9%
- 媒体爆料!迪士尼新任CEO,是他!年薪高达约合1.92亿人民币
- 常满控股:如常从事其土木工程分包商业务 继续停牌
- 事关你的衣食住行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公开征求意见
- 大摩坚定看涨特斯拉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高出70%!
- 直面能源危机!欧盟准备伸出“看得见的手”:限价、控需、征税……
- 国家统计局:疫情对市场销售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 消费恢复向好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 外媒:特朗普未现身国会听证会 或面临刑事指控
- 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8.8%,住宅销售额降28.2%
- 11月LPR报价出炉!两项利率双双不变 专家:通过灵活、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平衡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凸显
- 建银国际:予瑞声科技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20.5港元
- 超暴力拉升7690点 五天涨幅25%“妖镍”重出江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