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两会透露产业发展密码 新能源、数智化成热门选项
◎王墨璞嘉 记者 张雪 近期,各地地方两会陆续召开,透露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纷纷亮相。产业成热2023年,发展各地信心满满,密码门选摩拳擦掌,新能项定规划、源数展蓝图、智化立目标,各地争取开好局、透露立好志、产业成热促发展。发展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密码门选信息来看,发展新能源,新能项加快智能化制造、源数数字化转型和发扬各地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热门选项。 新能源“蓄能”待发 我产业发展到了从政策扶持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关键阶段。整体来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与能源产业相关的内容。氢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煤化工、锂电等项目规划纷纷在今年各地政府规划中显现。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市将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向动力之源、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园集聚,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产业补链固链强链。此外,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措施进入规划。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山西省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列入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提出要全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对外合作,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积极创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确定为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力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跨越,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好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频频发力。上海、河北、四川、山东、北京等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流露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强烈意愿。 上海市提出,今后五年要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18%,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生产生活全面转变初步实现,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同时,要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河北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聚焦在实体经济上,强调要深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数字经济方面,加快产业数字化,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抓好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培育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 四川省提出,要出台数字四川建设方案,实施国家“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山东省位列工业互联网领域第一方阵,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出要打造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培育融合应用示范企业约100家,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走深向实。 北京市提出,要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2023年北京市计划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 发扬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更大力度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也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共性。 四川省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出台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旅游交通环线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稻城亚丁村等古村落恢复保护;推出一批冬季旅游精品线路。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冰雪旅游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冰雪消费,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持续普及冰雪运动。 作为中西部唯一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重庆市提出2023年社零总额的增长目标是6%,同时提出了“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建设,提档升级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知名商圈,加快打造陆海国际中心、中環万象城等消费新地标”“鼓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消费”等一系列促消费举措。 云南省提出,要做强原料“第一车间”,促进卷烟结构调整和品牌升级,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延伸三七、天麻等优势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疫苗产业集群,打造化学药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推进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建设锡基、钛基、光电子微电子等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天津市提出,将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高端港航服务、临港产业、海洋经济、邮轮经济等业态,构建港口全要素产业链,大幅提高城市服务港口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港产城功能有机融合、相互赋能、良性互动,形成业态丰富、产业适配、要素集聚的港产城格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国第二季度非农企业部门生产力下降4.1%
- 美国WTI原油周一收高1.1% 创两周来最高收盘价
- 创金合信基金胡致柏:短期市场维持震荡走势概率较大
- 工信部:十年来,消费品工业规上企业数量增加23.7%
- 光伏逆变器公司销售数据造假?固德威等多家公司回应
- 查尔斯三世入驻白金汉宫后,原团队成员获“令人震惊”通知:被裁了
- 起底“脱口秀概念股”ST洲际: 去年八成收入来自单一大客户 超22亿借款逾期
- 5900多万套,1.4亿多群众……住建部解读中国为什么能
- 蔚来-SW于8月交付10677辆汽车 同比增长81.6%
- 信托资产规模意外重回21万亿元,收入利润仍继续下滑
- 多家国有大行9月15日起下调个人存款利率
- 玉柴国际新产品被用于轻型电动客车与智能矿用卡车
- 热门中概股周二收盘走低 尚乘数科跌超24% 爱奇艺跌超9%
- iPhone 14上手:你别说!这次都是细节升级
- 两连板中百集团发异动公告 仍未取得免税商品经营资质
- 韩国法院发布针对Luna币和Terra币创始人的逮捕令
- 比亚迪发布重要消息!
- 跨界硅料玩家迎“秋收”?南玻A签下超200亿大单 “后来者”入场竞争格局生变
- 天风证券:中长期贷款再度高增 银行板块拐点曙光已至
-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首破2.7万亿 上半年收益先抑后扬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