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融券小步慢行有必要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邓雄鹰 保险资金证券出借业务,险资小步是融券2021年底保险机构可以使用的一个新型金融工具,政策颁布伊始业内“喜大普奔”。慢行 理由不言自明,有必保险公司很有动力开展这一业务。险资小步保险公司拥有大量券源,融券开展这一业务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慢行将底仓券源合理利用,有必可以增厚固定收益类的险资小步投资回报。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融券大背景下,这不失为保险公司增厚收益的慢行一个途径。 同时,有必这一业务于资本市场也有诸多好处,险资小步可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融券机构投资者作用,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慢行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事实上,证券出借业务是境内外资本市场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常见交易制度,发展较为成熟。截至2020年末,全球证券借贷业务存量规模已达2.3万亿欧元。 在境内市场,债券出借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21年9月末,境内债券借贷规模8041亿元,境内转融通出借余额1692亿元,社保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主体均已获准参与。直至2021年底,银保监会发文明确保险资金可参与证券出借业务,在国内主要类型机构中险企已属较晚放行。 从记者初步了解的情况看,保险资金证券出借业务首年,实际开展的机构以大型机构为主,且整体为小步慢行。一定程度上,这也符合业界预期。这毕竟是一种新型业务,对于偏好稳健的保险机构来说,起步阶段扎实稳步推进很有必要。 不同于保险机构的资产配置思路,证券出借业务属于交易类业务,且交易双方交换信用和资金,在不同机构之间需建立信用关系,因此对开展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受访的大型保险资管机构均表示,在开展业务前,经历了前台业务部门、中台风控部门和后台结算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的充分联动,对多个环节进行了评估、测试、验收,确保风控措施扎实、实操运作完善。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机构的融券业务稳步起步,险资可以用好这一新型金融工具,既服务于自身,也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推动市场稳健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银保监会: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
- 【践行基金16条】复盘发在“高点”的公募基金:光大优势2007年高位募资近百亿 15年来回报仅2.7%
- 北京:社会面筛查仍有隐性病例 要打破胶着状态
- 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 声称禁止进口俄石油!这个国家,竟仍大批购买!媒体曝光这一漏洞→
- 利用周末窗口期,北京12个区今起开始区域核酸筛查
- 吴昱村无法履职,前海联合基金新任总经理助理邹文庆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
- 长安深蓝回应SL03售价11.98万元起:属不实消息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411个基点,机构称短期将维持宽幅震荡趋势
- 爱沙尼亚:已将全国三分之一的军事预算捐给乌克兰
- 汇源再被强制执行8771万,北京汇源被执行总金额超28亿元
- 二三四五:公司与字节跳动开展流量合作等业务
- 北京发布2022年薪酬大数据报告,各行业薪酬水平整体上涨
- 重磅!5月31日起郑州南站将更名为郑州航空港站
- “炒币”误国!比特币暴跌令萨尔瓦多面临主权债违约风险
- 中国人寿赤峰分公司一员工被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承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事项直接责任人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因比赛双方延迟出现差异,RNG参与的三场比赛将进行重赛
- 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接近50%
- 欧盟称将助乌恢复粮食出口 未来三个月出口2000万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