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专家重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步基础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设施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性已现实需求基础设施是专家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进步基础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提升交通、设施能源、性已现实需求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专家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提升“韧性建设”应运而生,设施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性已现实需求关键词。因此,应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聚焦了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新时代的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筑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都成为现实需求。 近年来,同济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盯制约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的优势,培育组建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同济WCTRS国际交通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学科创新基地。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新基建发展和韧性工程科技的体系建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颐和园11月25日起对南湖岛区域进行封闭管理
- 法国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 4月形势“高度不确定”
- 2022年,职场没有“金三银四”
- 上海疾控:流调工作仍然是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 “豫酒一哥”宋河酒业的跌落史
- 外媒:俄罗斯年度通胀率创20年新高
- 2030年循环利用率将达到30%,废旧纺织品的“春天”来了!
- “从未见过这么无能总统”,被民众连续指责后马克龙回嘴:您是不是疯了?
- 把公权力当谋私工具,70后珠海农商行副行长被“双开”,去年该行营收增速下滑2%…
- 央行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 最好的天玑8100手机来了!一加Ace上架预约
- 因定期报告、临时报告披露不及时等 联想控股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
- 任天堂:暂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发严峻
- 辽宁13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人民币中间价报6.3540,上调212点
-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私下请求参加美日印澳Quad峰会?韩方否认:没有讨论过相关事宜
- 经历剥离、分拆过后,正泰电器又有资产运作“新动作”
- 快讯:地产股再度发力 龙头保利发展涨超7%创历史新高
- WTO下调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
-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 重点整治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