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民集团前三季净利增近27%,医药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达42.7%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受益于国家政策助推中医药发展,健民集团净利叠加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前季(600976.SH) 盈利稳增。增近增长 10月22日,医药健民集团披露2022年三季报,工业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7.9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润3.26亿元,毛利同比增长26.8%。率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健民集团净利第三季度,前季公司营业成本为16.01亿元,增近增长同比增长6.6%,医药低于营业收入7.3%的工业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至42.7%。收入 健民集团表示,毛利公司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医药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同时政府补助、理财收益及来自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 二级市场上,健民集团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6.08%,截至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53.99/股,市值达82.82亿元。 三季度净利增41.96% 健民集团前身为叶开泰药号,创始于1637年,是中国四大中药名店之一。1953年,叶开泰制药部分被改造为“武汉市健民制药厂” ,2004年,健民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健民集团拥有“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其中“健民”“龙牡”为中国驰名商标,“叶开泰”为中华老字号品牌。 不同于一些老字号中成药企业发展乏力,健民集团是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和小儿用药生产基地,已形成以中成药为主的儿科产品线、妇科产品线、特色中药产品线。 截至目前,健民集团合计持有药品批准文号257个,其中“龙牡壮骨颗粒”被公司称为钻石单品,公司表示,龙牡壮骨颗粒上市30多年来,创造了累积销售300亿袋的销售业绩。 经历2019年的低迷时期后,健民集团加速发展,特别是2021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72.4%。2021年年报显示,健民集团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9.73%。公司表示,2021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上涨的原因是龙牡壮骨颗粒等主导产品收入增长,当期龙牡壮骨颗粒、小金胶囊、健脾生血颗粒/片三者的合计销售收入占当期医药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龙牡单品销售同比增长47.75%。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健民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7.95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26.8%。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18.98%,归母净利润1.28 亿元,同比增长41.96%;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45.51%。此外,第三季度营业成本16.01亿元,同比增长6.6%,低于营业收入7.3%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至42.7%。 加快创新研发费增84.7% 药品集采扩面提速、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医保谈判、中药材价格上涨等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倒逼医药行业加快创新。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健民集团在研发费用投入非常大方。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健民集团研发费用4732.5万元,同比增长84.7%。 健民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公司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和良好的研发机制,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暨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中心。 2021年,公司儿童药物研究院在研科研人员160人,涵盖中成药、化学药、药理分析、药理毒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领域。 通过实施研发项目责任制,优化考核与激励,持续开展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健民集团共拥有国家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外观专利19项。 今年9月5日,健民集团向符合授予条件的6名激励对象授予3696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包括董事长、部分高管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此次授予价格为20.58元/股,授予日健民集团收盘价为42.05元/股。 此次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股票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22—2023年两个会计年度。公司业绩考核将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以2021年约3.25亿元为基数,2022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不低于10%、21%。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 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
- 中航电测股价异动暴涨 国资上市最好走IPO渠道
- 华兴资本控股确认“创始人包凡失联”:暂时无法取得联系
- 内房股走跌,旭辉控股大跌近9%,新城发展跌5.7%
- 加息提速!新西兰联储在担心什么?
- 改革重组村镇银行!河南这家城商行出手
- 欧洲央行执委Panetta:应缩小加息步伐 欧盟通胀率或于年底降至3%以下
- 回暖!1月新房环比上涨城市增至36个
- 裁员潮还在继续!谷歌酝酿减员万人 美股科技巨头全军覆没
- 美国充电桩市场迎来大变局:充电标准将统一 特斯拉向第三方开放充电网络
- 亿都(国际控股)2月16日斥资33.33万港元回购11万股
- 蓝河控股2月16日斥资29.46万港元回购38万股
- 滚滚天雷!董事长、实控人夫妇纷纷被立案,5.8万股民亏麻了
- 中消协点名教育机构诱导学员办理“培训贷”问题
- 估值暴跌重创VC 大批“僵尸基金”即将来袭?
- 中教控股涨近7%领涨职教股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 遇难者升至38人!应急管理部部长赶赴现场
- 2022年吸金超万亿 台积电超级大红包来了:奖金人均187万新台币
- 光大期货:2月16日农产品日报
- 通策医疗、和仁科技“A吃A”并购流产 后者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再引战略股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