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影响波及全球,中国应“内外兼修”加以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铭心 广州报道 9月14日,内外兼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美联经济学院,储加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息影响波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2期)于线上举行。论坛聚焦“美国加息对我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及全加影响及我国的应对”,多位国内政界、球中学界、内外兼修企业界经济学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联合解析。美联 与会专家认为,储加鉴于目前美国通胀高企,息影响波全球经济低迷,及全加美联储将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大幅加息75个基点,球中甚至还可能加息100个基点。内外兼修 大幅加息的美联影响必将波及全球,但与会专家认为,储加这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外推动我国金融政策调整与国际政策相协调,对内扩大内需、优化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方能助力我国抓住“窗口期”,增强国际影响力。 美联储大幅加息成定局 9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升8.3%,高于市场预期的8.1%;环比上升0.1%,市场预期环比下降0.1%。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6.3%,环比上升0.6%,亦高于市场预期。这使美联储在9月大幅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何青在会上表示,今年3月起,美联储加息的频率和幅度都有所上升,持续的通胀成为美联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加之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等问题为美国的供需矛盾雪上加霜,故9月大幅加息已成定局,区别只在于加息75个基点还是100个基点。 何青还称,美国通胀的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美国的通胀出现轮动核心商品通胀回落,核心服务通胀走强,尤其是房租通胀;其次,加息和缩表政策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有望缓解;第三,地缘政治冲突和供应链问题持续影响原材料供给;第四,美国企业定价能力增强,可能导致PPI向CPI传导。”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直言,“包括美联储在内,一直坚信通胀是暂时的,但目前来看,通胀不是暂时的,很可能中期化、长期化。” 此外,谈及美联储加息原因,何青表示,“我们之所以关注美联储加息,是因为其通过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我们的团队认为,这种影响是非对称的。”他分析,对于欧美市场而言,加息的影响相对较弱,只是会导致市场波动增加。但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加息的影响相当严重,或导致跨境资本流出,本币大幅贬值;若跟随美国加息,则导致本币更大幅度贬值——总体而言,美联储加息“收割”了全球。而对于我国而言,美联储的加息则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何青还表示,美联储加息对A股市场外资流动影响较小。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变得更加有弹性。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步进入末期,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 “内外兼修”助力我国抓住机遇 尽管美国高企的通胀和愈演愈烈的加息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与会专家们对我国的应对能力充满信心。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2018年4月,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元指数反弹和经贸摩擦升级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下跌,当年10月底跌破6.90,七个月累计下跌近10%。“虽然从调整幅度和市场反应来看,眼下人民币面临的情况均与2018年类似,但不同的是本次人民币表现出的韧性强于四年前。” 他说,“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国际收支基础强劲,二是对外金融脆弱性改善。” 管涛认为,迄今为止,外汇市场初步经受住了人民币汇率急跌的考验。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今年四季度仍是多空因素交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双向波动的宽幅震荡。“汇率灵活性增加,有助于及时释放压力,避免预期积累,有助于发挥汇率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减轻行政干预依赖,提振投资者信心。”他说。 对于我国的应对策略,管涛建议,当务之急是要在经济恢复的紧要关口,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后劲。“涉外企业则要进一步强化风险中性意识,建立财务纪律,管理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有关方面要适时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调控,防止顺周期羊群效应和汇率超调。”他补充说。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认为,目前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值是短期现象,但下注美元短期走势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极大。他表示,“中国仍需继续维持资本跨境流动的管理并最大限度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余永定还提到要注意资本外逃现象,“要深化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消除资本外逃的动因,在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不能放弃资本跨境的管理。” 此外,何青表示,对于美联储加息,我国应抓住“窗口期”,增强国际影响力。他提出两大方向的政策建议: 对外而言,我国金融政策调整要与国际政策相协调,融入国际货币体系,增强人民币在全球使用中的份额。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国加快推行人民币使用,促进经济互补,让这些国家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吸引力,推动我国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对内而言,要扩大内需、优化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抓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从需求侧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能,增加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见习记者,张铭心 编辑:包芳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高风险区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中信建投胡苏:智能网联汽车尚处于孩童期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青年期
- 医疗器械外企厂商加速中国本地生产 回应采购国产化
- 进博会唯一美国官方展商: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 极力避免罢工行动!拜登亲自介入美国铁路劳动协议谈判
- 境外大客户砍单或影响33亿营收,歌尔股份今日再度跌停
- 燕之屋赚的钱去了哪里?近七成销售费用砸在广告上
- 沙特企业成推特第二大股东,拜登:马斯克与他国关系值得关注
-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王翔:目前集团库存“水位”在下降
- 这四所高校的创新成果亮相乌镇峰会,6G研发到哪一步了?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沪镍涨超2% SC原油跌超3% 燃油跌超2%
- 乌克兰战场展现效用 欧盟有望在下周敲定共建自主卫星通信网络
- 美国购房者正愈发会“讨价还价”
- 第106届全国糖酒会今日开幕 多家老字号产品“上新”
- 银保监会: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确定和调整由银保监会提出方案,商有关部门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 多地整治“层层加码” !
- 爱奇艺发布2022Q3财报:当季净增会员数超千万,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双增长
- 立高控股发盈喜 预期前三季度除税前溢利增至不多于1740万港元
- 广东全省民营经济领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开讲: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 价格一涨再涨!锂矿争夺战不断升级,众车企跨界“杀入”
- 搜索
-